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景云教授示范课圆满举行:分享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战经验
2024年9月12日晚,土木工程虚拟教研室示范课第四场活动成功举办。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兰州理工大学王景云教授,以"从青教赛视角谈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为主题,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经验分享会,吸引了全国近500名高校教师在线参与。
名师风采:教学科研双优的杰出青年学者
王景云教授作为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不仅在科研领域成就斐然,在教学领域更是硕果累累。作为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教授以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理念,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典范。
科研方面,王景云教授主要从事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抗火/防倒塌控制等前沿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二等奖。在《土木工程学报》《Engineering Structures》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合著出版Elsevier学术专著,编制甘肃省地方行业标准2部,入选甘肃省青年人才项目和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青人才计划。
教学方面,王教授作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将科研前沿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示范课精华回顾:青教赛视角下的教学艺术
在两个小时精彩分享中,王景云教授从青教赛参赛者的独特视角,系统解析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核心要点:
1. 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构建
王教授以获奖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构建教学目标,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他特别强调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基础性"的平衡把握。
2. 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呈现
结合青教赛的参赛经验,王教授分享了课堂教学的实战技巧,包括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如何运用有效的肢体语言和声音控制、如何把握教学节奏营造课堂高潮等。他现场演示的几个教学片段,生动展现了教学的艺术魅力。
3. 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
王教授以组合结构研究为例,展示了如何将工程伦理、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4. 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基于多年教学经验,王教授提出了"问题导向-案例支撑-互动深化-总结提升"的四步教学法,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创新路径。
互动交流:教学智慧的深度碰撞
在互动环节,参会教师围绕"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青教赛准备要点""教学创新突破口"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王景云教授强调:“教学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用心用情的艺术。青年教师要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让科研丰富教学内涵,让教学启发科研思路。”
活动影响:树立青年教师成长标杆
本次示范课作为新学期首场活动,为虚拟教研室系列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王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特别是从青教赛角度解析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借鉴。
虚拟教研室将持续推出系列名师示范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携手共建高质量课堂,推动土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