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研室

网站首页 / 虚拟教研室 / 正文

2023-12-20+李晓丽教授名师示范课
时间:2025-10-26 11:25   点击数:

力学创新与科研反哺|李晓丽教授示范课圆满落幕,分享教学科研融合之道

2023年12月20日晚,太阳成集团tyc151cc虚拟教研室“名师示范课”系列第二场活动顺利举行。李晓丽教授以“力学教学创新与科研反哺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教学盛宴,吸引了全国多所高校教师与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名师风采:教学科研双栖的领军学者

李晓丽教授作为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力学学会理事,在力学教育与科研领域深耕多年。她不仅在教学中成果丰硕,在科研领域同样建树卓越,完美诠释了“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的育人理念。

教学方面,她主持参与“十三五”“十四五”自治区规划课题2项,主编教材7部,其中《理论力学》获评“第一届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教材”,并入选“十四五”时期水利类专业重点建设教材。她负责的“理论力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个人荣获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二等奖,并连续多届荣获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科研方面,李晓丽教授主要从事寒区岩土环境工程新材料与新结构研究,聚焦砾砂岩侵蚀机理、固化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等前沿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基金6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专利1项,在绿色环保结构新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示范课精华回顾: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在90分钟的精彩分享中,李晓丽教授从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教学创新与科研反哺的实践路径:

1. 基础力学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

李教授以其主讲的《理论力学》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力学概念具象化。她特别分享了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了解前沿科研动态。

2. 科研反哺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课程重点展示了如何将寒区岩土工程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李教授以砾砂岩固化技术研究为例,演示了如何将科研数据、实验方法和创新思路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

3. 学科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

结合多年指导力学竞赛的经验,李教授分享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竞赛题目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力。

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启迪教学创新

在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分配”“基础课程如何有效引入前沿研究成果”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李晓丽教授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科研成果可以为教学注入活力,而教学过程往往能启发新的科研思路。关键在于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实现良性循环。”

活动影响:推动教研融合的新范式

本次示范课作为虚拟教研室系列活动的第三场,延续了首场活动的高品质与影响力。与会者纷纷表示,李晓丽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推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借鉴。

虚拟教研室将持续推出系列名师示范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携手共建高质量课堂,推动土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