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李兴副教授示范课圆满举行,深度解读工程实践与价值引领的融合之道
2023年12月6日晚,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虚拟教研室“名师示范课”系列活动顺利开展。李兴副教授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融入路径与实践策略”为主题,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启发性强的教学示范课,吸引了众多高校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
名师风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
作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李兴老师拥有14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始终致力于将工程实践与课程思政融入理论教学和专业实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他曾主持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教改项目各1项,荣获国家级微课比赛一等奖2项、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在校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在指导学生方面,他带领学生获得自治区工程测量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自治区铜奖1项,展现出卓越的教学与实践指导能力。
示范课精华回顾:四大维度解析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在本次示范课中,李兴老师从四个维度系统分享了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
1. 工程伦理教育的落地实践
李老师通过岩土工程中的边坡支护、地基处理等实际案例,生动阐释了工程师在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展示了如何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意识。
2. 专业教学与国情教育有机结合
课程以港珠澳大桥、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为例,深入剖析了其中蕴含的技术创新与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交通强国的专业志向。
3. 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
李老师分享了在工程测量、结构设计等实践环节中,如何通过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4. 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方法
他提出了“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作品分析、课堂表现观察、课后反馈收集等多渠道,全面评估思政育人成效。
课互动环节:思想碰撞激发教学创新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围绕“如何自然融入思政元素而不显生硬”“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兴老师结合自身经验指出:“课程思政贵在自然融入,要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工程案例的深度剖析,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工程背后的价值内涵。”
活动意义: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
本次示范课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教师提供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经验。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李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今后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虚拟教研室将持续推出系列名师示范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携手共建高质量课堂,推动土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
